“传承古镇遗产 重焕文明光彩” 2020年第二期“宁波城市建设”古镇保护与利用主题沙龙成功举办

分类:动态新闻
时间:2020-9-9 10:26:50
点击:3826
         9月3日上午,由宁波市城科会、宁波市住建局、宁波市社科联、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宁波晚报联合举办的“传承古镇遗产 、重焕文明光彩”——2020年第二期“宁波城市建设”古镇保护与利用主题沙龙,在慈城古镇的布政房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古镇保护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专家共同围绕古镇保护与利用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市古镇开发利用的新思路展开讨论。
        宁波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史济权为沙龙致开幕词,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市是省内拥有国家级名镇数量最多的城市。一直以来,古镇保护都是宁波“名城”保护的重中之重,此次沙龙对古镇保护工作进行回顾,分享经验、分析问题,厘清古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新思路。

         沙龙现场,来自市城科会、市文保所、市规划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研究中心以及慈城镇、前童镇相关负责人分别以“古建筑如何活化利用”“宁波市历史文化名镇的总体特征”、“宁波市古镇保护和利用的规划策略建议”“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中重振千年古镇”、“宁海前童打造别样的乡愁小镇”“历史文化名镇如何做到保护利用并举”为主题作了分享。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蓉介绍了我市8个名镇的区域分布和总体特征,以及保护利用的相关情况。她说,目前,我市对古镇的保护工作主要聚焦于保护性建筑修缮、重要街巷水系环境整治、风貌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设施配建等方面,业态上以旅游观光为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古镇游览区域,总体规模不到古镇保护区的三分之一,后续还有很大的实施空间。最难能可贵的是,宁波的古镇没有出现过度商业化现象。
       如何让古镇保护利用少走弯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研究中心规划中心副主任赵艳莉从规划层面给出了5点古镇保护和利用的建议。首先是规划引领,强化保护空间格局,实施精细化管控和治理。其次是完善保护规划评估机制,落实“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规范保护规划编制内容,落实专家评审制度。第三,保护规划、修缮方案的实施交由专业团队来做,这也是我市古镇保护规划实施需要建立的理念。第四,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机制,实行谁出资、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的多元化投资的模式,为古镇的开发利用奠定物质基础。第五,完善保护政策和法规,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办法,集中破解保护性建筑活化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难题。
        古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如何活化利用?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徐炯明建议重视古建筑本身性质与业态的统一,依据其不同级别做出分级保护利用与活化项目。在保护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应重点考虑其原始性质为主的活化利用。其次,古建筑内部装修要考虑用材的可逆性且不得改变现状,按古建筑的实际结构进行合理的管线布设,既满足使用功能又能保护古建完整性。
        “从当前经验看,古建筑活化利用要解决修缮、开放、宣传问题,三者缺一不可。”徐炯明表示,修缮包括街面整修、建筑群大修,及住户包修;从开放上讲,街面要吸引眼球,房屋内部要有休闲娱乐、游购体验等配套设施;宣传上,要利用现代媒体与网络技术,来扩大影响面。
        历史文化名镇如何做到保护利用并举?市城科会副会长陈鸣达根据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的四种情形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规划编制时就应考虑如何利用,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且要细化考虑每幢建筑的用途。其次,规划实施上坚持保护和利用同步部署,及早开展招商引资。此外,在投资主体上,坚持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原住民参与保护与利用的投资,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整场沙龙从参观走访到分享讨论三个多小时,使大家对我市古镇保护与发展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古镇下一步开发利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本次沙龙相关新闻在宁波晚报进行专版深度报道,并获得人民日报客户端和学习强国的全篇转载,同时分别在宁波电台FM92“宁广早新闻”节目、甬派客户端、中国宁波网报道播出,甬派点击量达11.6万人次,获得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推动我市古镇保护与利用科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宁波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技术支持 : 宽易科技

网站管理员电话 : 0574-89180634
0574-89180638